《科技風雲》

一次看懂5G 它強到能翻轉各國勢力

文。吳中傑、蘇宇庭
機器人、物聯網、自駕車、AI,這些熱門關鍵詞在這兩年不斷出現。現在,讓它們落實在我們生活中的「引擎」:5G,真的要登場了。

暌違十七年重新回到台灣舉辦的世界資訊科技大會(WCIT),九月中旬在台北展開。重頭戲,是最快三年後上路的新通訊規格5G(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)。

雖然還有三年,但在資本市場上,包括網通、光通訊族群今年都受到追捧,網通設備商智邦,九月股價創十五年新高。明年在韓國舉辦的冬季奧運,也將推出「準5G」示範服務,讓民眾體驗VR直播賽事等新科技。

從開刀到開車都改變
甚至全球糧食問題,都可能有解


未來的人類歷史,很可能這樣描述二○二○年的巨變:「第四次工業革命,藉由5G而正式啟動。」

第一次工業革命,是因為蒸汽機,人類由手動轉變為機械動力生產,後續又因電力、電腦與網路科技的出現而有了第二次、第三次工業革命。在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施瓦布(Klaus Schwab)眼中,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到來。但,沒有5G,這一切不可能實現,5G是加速AI等科技發展的基礎建設。

然而,5G乍看就是通訊規格改變,為什麼過往的2G到4G,沒有這種威力?

這是一場從量變到質變的革命。5G不僅讓連網速度變快上一千倍,還有低延遲、高容量與傳輸成本下降等特性。這讓它影響的層次,不僅是手機連網速度快慢而已,當所有產業都能以低成本,物物相聯而不塞車時,它將改變你我生活,及所有產業。



「5G會對產業重新定義,」極力推動5G的科技大廠高通副總裁馬拉迪(Durga Prasad Malladi)表示。

拓墣產業研究院通訊暨終端研究協理謝雨珊強調,未來5G商機的最大重點,其實不在消費者身上,而是各垂直產業的應用。例如從農夫將改變種菜的方式,醫師會改變治療與開刀的邏輯,甚至還有自駕車與能源產業等,市場上搖旗吶喊已久的物聯網,即將成真。

屆時的場景是這樣的:危險的挖礦場中,你再也看不見礦工,因為5G能達到完全同步作業的特質,作業員能待在冷氣房中遠端操控挖礦機器人,不必親身進入;同一個路段上,即使有數百輛不同廠牌的自駕車,因為5G的大頻寬,能容納萬物聯網,讓每輛車可以互相「對話」,行車可井然有序。

連百年來最讓人困擾的糧食生產問題,也可能有解。未來,無人機穿梭於農地上空「巡田」,農田則布滿感測器,這些數據上傳至雲端分析後,會同步更新至農夫手中的平板電腦,減少用水與肥料浪費,讓生產更有效率。這可讓一畝地比過去生產出更多的糧食,讓原本貧瘠的土地,能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。

國際研調機構IHS直指,5G就像當初的蒸氣與電力一樣,將是關鍵「新動力」,預計至二○三五年為止,其將在全球創造十二兆三千億美元(約合新台幣三百七十兆元)產值。

國家競爭力將改寫
中國產值將比美高、韓國超越英法


但,如同第一次工業革命奠定英國世界經濟強權的地位,5G也可能造成國家、產業以至個別企業的權力洗牌。這場戰局,無人能置身事外。

根據IHS的預估,到二〇三五年為止,中國可受惠於5G的總產值,比美國高出三七%;向來GDP都落後於英、法的韓國,在5G產值上則將一舉超車。5G在其他發展中和新興經濟體的產值總和,並將超過美國。

未來,藉由5G實踐的新製造、物聯網等科技,更會讓有能力投入的業者,和無力投資的企業競爭差距拉大。

例如,現在球鞋廠商Nike和adidas,就正搶先讓工廠內的機台,透過物聯網互相連結,加速自動化,不僅可降低人力成本,並可藉此實踐在地供貨目標,讓消費者更即時拿到最新商品,甚至量身打造球鞋。

很快的,當5G時代來臨,Nike還能在球鞋裡面裝上感測器,這些感測器可以自動蒐集消費者跑步的姿勢與各種數據,傳送到雲端。它可藉此提供教練服務,鎖住運動社群,讓競爭層次從賣球鞋,變成賣服務。

新科技讓新贏家出現,自然也會有人被挑戰。

投資銀行瑞銀(UBS)悲觀預測,5G時代,亞洲電信業者將會有龐大的資本支出,才能應付5G所需的各項基礎建設,若不能找到高附加價值的商業模式,營收最慘可能出現雙位數跌幅。

威脅會來得很快,台灣電信業者現在正努力改變商業模式,從賣語音、數據到變成賣顧問服務。

「我們除了提供基礎通訊設施,也要協助各行各業去transform(轉型), 」遠傳電信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執行副總經理曾詩淵說。

中華電信技術執行副總經理林國豐指出,電信商的挑戰在於必須以現有的資通訊技術為基礎,跨到不同領域學習專業知識,「公司資源是有限的,不可能是散彈打鳥,什麼都想抓,我們需要聚焦(產業)。」

例如台灣大哥大著重零售、車聯網;遠傳發展智慧城市、遠距醫療;中華電信則在能源、交通上著墨。

「對各行各業的深度了解,是將來最重要的獲利關鍵。」曾詩淵說道。

台灣只剩三年時間布局
研發、專利居劣勢,連越南也變敵手


我們對新科技樂見其成,但另一方面也看到:台灣只剩三年時間布局。

「我們在5G的研發跟專利上居於劣勢,廠商握有的5G專利非常非常少,」曾於任內大力推動5G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認為,依產業界當下的布局,5G對台灣是挑戰多於機會,尤其得面臨來自對岸的競爭,「今天大陸已經不是3G、4G時代的吳下阿蒙了!」

IHS也認為,台灣雖仍可穩居5G硬體與零組件領導地位,但二○二五年後,不僅中國,包括越南都是台灣潛在對手。

當中日韓等國能善用5G與物聯網服務,提高數倍生產產能,並且大賺附加價值服務財時,台灣的立足點為何?

這其實是台灣發揮創新力與集體升級的好時機!包括以新科技結合既有的製造業優勢,例如讓工具機加上感測IC,成為具有感測、蒐集數據能力的「智慧工具機」,打入智慧製造生態鏈;或是在新科技誕生時,乘勢讓自己升級,例如台灣網通業就正集體從消費性的終端設備,跨入技術難度更高、但目前如同藍海的小型基地台市場。

產業動,政府也要動。NCC主委詹婷怡表示,政府有意識到5G將帶來全面性的變革,因此近一年已推動許多修法計畫,目的就是希望能增加業者的投資意願,及早布局。

5G將帶來權力重分配,台灣從政府至產業界,已經沒有再繼續裹足不前、猶豫不決的本錢。
【2017-09-14/商業周刊/1557期】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商業週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