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科技風雲》 一次看懂5G 它強到能翻轉各國勢力 文。吳中傑、蘇宇庭 機器人、物聯網、自駕車、AI,這些熱門關鍵詞在這兩年不斷出現。現在,讓它們落實在我們生活中的「引擎」:5G,真的要登場了。 暌違十七年重新回到台灣舉辦的世界資訊科技大會(WCIT),九月中旬在台北展開。重頭戲,是最快三年後上路的新通訊規格5G(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)。 雖然還有三年,但在資本市場上,包括網通、光通訊族群今年都受到追捧,網通設備商智邦,九月股價創十五年新高。明年在韓國舉辦的冬季奧運,也將推出「準5G」示範服務,讓民眾體驗VR直播賽事等新科技。 從開刀到開車都改變 甚至全球糧食問題,都可能有解 未來的人類歷史,很可能這樣描述二○二○年的巨變:「第四次工業革命,藉由5G而正式啟動。」 第一次工業革命,是因為蒸汽機,人類由手動轉變為機械動力生產,後續又因電力、電腦與網路科技的出現而有了第二次、第三次工業革命。在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施瓦布(Klaus Schwab)眼中,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到來。但,沒有5G,這一切不可能實現,5G是加速AI等科技發展的基礎建設。 然而,5G乍看就是通訊規格改變,為什麼過往的2G到4G,沒有這種威力? 這是一場從量變到質變的革命。5G不僅讓連網速度變快上一千倍,還有低延遲、高容量與傳輸成本下降等特性。這讓它影響的層次,不僅是手機連網速度快慢而已,當所有產業都能以低成本,物物相聯而不塞車時,它將改變你我生活,及所有產業。 「5G會對產業重新定義,」極力推動5G的科技大廠高通副總裁馬拉迪(Durga Prasad Malladi)表示。 拓墣產業研究院通訊暨終端研究協理謝雨珊強調,未來5G商機的最大重點,其實不在消費者身上,而是各垂直產業的應用。例如從農夫將改變種菜的方式,醫師會改變治療與開刀的邏輯,甚至還有自駕車與能源產業等,市場上搖旗吶喊已久的物聯網,即將成真。 屆時的場景是這樣的:危險的挖礦場中,你再也看不見礦工,因為5G能達到完全同步作業的特質,作業員能待在冷氣房中遠端操控挖礦機器人,不必親身進入;同一個路段上,即使有數百輛不同廠牌的自駕車,因為5G的大頻寬,能容納萬物聯網,讓每輛車可以互相「對話」,行車可井然有序。 連百年來最讓人困擾的糧食生產問題,也可能有解。未來,無人機穿梭於農地上空「巡田」,農田則布滿感測器,這些數據上傳至雲端分析後,會...